第十一章法律責任
第九十五條慈善組織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民政部門予以警告、責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限期停止活動;情節(jié)嚴重的,吊銷登記證書:
(一)未按照慈善宗旨開展慈善活動的;
(二)未依法履行信息公開義務的;
(三)未依法報送年度工作報告的;
(四)泄露捐贈人、志愿者、受益人個人隱私的。
第九十六條慈善組織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民政部門予以警告、責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限期停止活動;情節(jié)嚴重的,吊銷登記證書;有違法所得的,由民政部門予以收繳,轉給宗旨相同或者相近的慈善組織;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可以處一萬元以上十萬元以下罰款;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一)私分、挪用或者侵占慈善財產(chǎn)的;
(二)開展慈善活動的年度支出以及管理成本的標準不符合規(guī)定的;
(三)違反本法第十四條規(guī)定造成慈善財產(chǎn)損失的;
(四)擅自改變捐贈財產(chǎn)用途的;
(五)將不得用于投資的財產(chǎn)用于投資的;
(六)接受附加違反法律法規(guī)或者社會公德條件的捐贈的。
第九十七條開展募捐活動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民政部門予以警告、責令停止募捐活動;對違法募集的財產(chǎn),責令退還捐贈人;難以退還的,由民政部門予以收繳,轉給其他慈善組織用于慈善目的;對有關組織或者個人可以處一萬元以上十萬元以下罰款:
(一)不具有公開募捐資格的組織或者個人開展公開募捐的;
(二)廣播、電視、報刊以及網(wǎng)絡服務提供者、電信運營商未履行本法第二十七條規(guī)定的驗證義務的;
(三)向單位或者個人攤派或者變相攤派的;
(四)妨礙公共秩序、企業(yè)生產(chǎn)或者人民生活的。
廣播、電視、報刊以及網(wǎng)絡服務提供者、電信運營商未履行本法第二十七條規(guī)定的驗證義務的,由其主管部門依法給予處罰。
前兩款規(guī)定的行為構成違反治安管理行為的,由公安機關依法給予治安管理處罰。
第九十八條慈善組織不依法向捐贈人出具捐贈票據(jù)、不依法出具志愿服務記錄證明或者不依法答復捐贈人對其捐贈財產(chǎn)使用信息查詢要求的,由民政部門予以警告,責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限期停止活動。
第九十九條慈善組織弄虛作假騙取稅收優(yōu)惠的,由稅務部門依法查處,情節(jié)嚴重的,由民政部門依法吊銷登記證書;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第一百條慈善組織從事、資助危害國家安全或者社會公共利益活動的,由有關機關依法查處,情節(jié)嚴重的,由民政部門依法吊銷登記證書;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第一百零一條慈善組織擔任慈善信托的受托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民政部門予以警告,責令限期改正;有違法所得的,由民政部門予以收繳,轉給宗旨相同或者相近的慈善組織或者其他慈善信托;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可以處一萬元以上五萬元以下罰款:
(一)將信托財產(chǎn)及其收益用于非慈善目的的;
(二)未按照規(guī)定將信托事務處理情況及財務狀況向民政部門報告或者未向社會公開的。
第一百零二條慈善服務過程中,因慈善組織或者志愿者過錯造成受益人、第三人損害的,慈善組織依法承擔賠償責任;損害是由志愿者故意或者重大過失造成的,慈善組織可以向其追償。
志愿者在參與慈善服務過程中,因慈善組織過錯受到損害的,慈善組織依法承擔賠償責任;損害是由不可抗力造成的,慈善組織應當給予適當補償。
第一百零三條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組織假借慈善名義或者假冒慈善組織騙取財產(chǎn)的,由公安機關依法查處;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第一百零四條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民政部門和其他有關部門及其工作人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上級機關或者監(jiān)察機關責令改正;應當給予處分的,由任免機關或者監(jiān)察機關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法給予處分;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一)未依法履行信息公開義務的;
(二)攤派或者變相攤派捐贈任務,強行指定志愿者、慈善組織提供服務的;
(三)未依法履行監(jiān)督管理職責的;
(四)違法實施行政強制措施和行政處罰的;
(五)私分、挪用或者侵占慈善財產(chǎn)的;
(六)其他濫用職權、玩忽職守、徇私舞弊的行為。
第十二章附則
第一百零五條城鄉(xiāng)社區(qū)組織、單位可以在本社區(qū)、單位內部開展群眾性互助互濟活動。
第一百零六條慈善組織以外的其他組織可以開展力所能及的慈善活動。
第一百零七條本法自2016年9月1日起施行。
版權所有: 廣州市普粵財稅咨詢有限公司 粵ICP備-010100101
地址:廣州市天河區(qū)黃埔大道163號富星商貿大廈東塔15樓KL單元 郵政編碼: 510620